
首頁 > 新聞中心 > 高壓技術<
中試控股技術研究院魯工為您講解:同塔多回輸電線路參數測試儀(電科院)
ZSXL-Y輸電線路異頻參數測試系統
測量線路間互感和耦合電容(線路直阻采用專門的線路直阻儀進行測量)
輸電線路異頻參數測試系統:集成異頻測試電源、測量儀表、數學模型于一體,消除強干擾的影響,保證儀器設備的安全,能極其方便快速、準確地測量輸電線路的工頻參數。輸電線路是用變壓器將發電機發出的電能升壓后,再經斷路器等控制設備接入輸電線路來實現。結構形式,輸電線路分為架空輸電線路和電纜線路。輸電線路試驗為離線檢測和在線檢測,運用帶電作業或其他作業方式對桿塔本體、基礎、架空導地線、絕緣子、金具及接地裝置等的運行狀態進行檢測,可以對線路運行狀態及可靠性提供評估依據,對線路狀態檢修提供可靠的分析數據,對線路事故、故障的原因進行分析判斷及提前防范的作用。
絕緣子的防污維護
參數
超高壓輸電線路繼電保護方法
若故障未在區內發生,通過不動作就可以完成設計。總的來說,在超高壓輸電線路繼電保護實現以后,無論電力系統處于哪種運行狀態或在運行中發生了哪種故障,繼電保護裝置都可以做出正確判斷,將損失降到最低,確保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
本文分析了三種常用的超高壓輸電線路繼電保護方法,希望能為相關人士帶來有效參考,將這些方法真正應用到繼電保護中,只有這樣才能妥善處理好繼電保護工作,強化繼電保護效率。
電力系統由發電廠(發電機、升壓變)、220-500kV高壓輸電線路、區域變電站(降壓變壓器)、35-110kV高壓配電線路(用戶、降壓變壓器)和6-10kV配電線路以及220V380V低壓配電線路組成。
其中高壓輸電線路、低壓配電線路是連接發電、供電、用電之間的橋梁,極其重要!
輸電線路工頻參數包含線路的正序電容、零序電容、正序阻抗、零序阻抗、線路間的互感電抗和耦合電容測量;
DSP數字信號處理器為內核
參考標準: DL/T 741-2010
絕緣子是預防高壓輸配電線路短路故障發生的重要裝置,絕緣子受污后,其絕緣能力會被削弱,發生絕緣子閃絡,造成電流外漏,引發短路等一系列故障。所以,必須做好絕緣子的防污維護,做好絕緣子的日常清理與定時定點清理,并安裝探測器來監測地漏電流,根據監測結果來判斷絕緣子的污染情況,做出合理的清理計劃。
高壓輸配電線路運行維護的對策
加強對電纜線路的管理
做好電纜線路的管理,為電纜線路創造一個安全的環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由于人為因素造成的故障。一般來說,電纜線路的管理范圍是電纜附近1 m以內,禁止在此范圍中搭建建筑物、種植樹木、停放或者通行車輛、堆放化學藥劑或者易燃易爆品等,杜絕環境中人為不安全因素威脅高壓輸配電線路。
儀器供電電源 三相,AC380V±10%,15A,50Hz (有效值)
儀器內部異頻電源特性 最大輸出電壓 三相,0~200V(有效值<±1%)
最大輸出電流 5A
輸出頻率 47.5Hz,52.5Hz (<±0.1HZ)
有功功率 功率因數在0.1~1.0時,±0.5%讀數±1個字
有功功率 47.5Hz,52.5Hz (<±0.1HZ)
最大輸出功率 三相3×3kW(9kW)
具備測量兩相線路的功能(包括直流輸電線路和電氣化鐵路牽引線路)
測量范圍 電容 0.1~30μF
阻抗 0.1~400Ω
阻抗角 0°~360°
線路長度從0.3km到400km均應能夠穩定準確測試
測量分辨率 電容 0.01μF
阻抗 0.01Ω
阻抗角 0.01°
測量準確度 電容 ≥1μF時,±1%讀數±0.01μF
<1μF時,±3%讀數±0.01μF
阻抗 ≥1Ω時,±1%讀數±0.01Ω
<1Ω時,±3%讀數±0.01Ω
阻抗角 測試條件:電流>0.1A
±0.3°(電壓>1.0V),±0.5°(電壓:0.2V~1.0V)
超高壓輸電線路是電網系統重要組成部分,隨著電壓等級的提升,影響超高壓輸電線路繼電保護的因素也會增加,這也是超高壓輸電線路繼電保護中需要重視的內容。做好繼電保護,如果發生故障,繼電保護裝置可以自行切斷與故障區的聯系,并將問題反映給控制中心。
超高壓輸電線路是電網運行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做好超高壓輸電線路繼電保護可以有效提高電力企業經濟效益,確保電網始終處于安全穩定運行中,用戶對電力企業工作滿意度也會隨之提升。
1、輸電線路因外力破壞發生的事故或隱患類型
外力對電力線路的破壞事故越來越突出,外力破壞事故多發生在交叉跨越的重點防護區
段,如跨河、跨路、跨線檔等,且容易造成永久性故障,不能成功重合閘,需進行搶修
恢復,危害性及造成的經濟損失巨大,而外力事故特有的突發性和分散性使得電力運行
部門防不勝防。筆者查閱相關資料以某地區輸電線路因外力破壞發生的事故為例,其隱
患類型主要有:建筑塔吊、移動吊車施工時碰觸導線、起重船通過跨河段時碰觸導線、
線路保護區內建樓打樁時樁架碰觸導線、線路鐵塔下層塔材或水泥桿UT線夾被盜、在線
路保護區周圍放風箏或孔明燈等引起線路事故、卡車卡斷電視線反彈至輸電線路上導致
故障、貨車撞斷電桿引起線路事故、線路通道內植樹碰線、線路通道附近超高樹大風時
碰線等。
2、外力破壞對輸電線路的危害
1)外力破壞的特征
外力破壞是指人們有意或無意而造成的線路故障,而大量的外力破壞是由于人們疏忽大
意、 蓄意或對電的知識了解不夠而引起的。近年來,輸電線路遭到人為過失破壞的問
題越來越突出,例如:砍伐樹木、引發山火、野蠻施工、機耕作業、放炮取石、交通事
故、以及小孩放風箏等等。
2)輸電線路外力破壞的危害
由于輸電線路長期裸露野外,而且、面廣、線長,有的還處于人口密集地區,輸電線路
遭受外力破壞,不僅僅影響電力企業的安個生產和人民群眾的人身安個,給生活帶來不
可估量的損失,更重要的是制約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在輸電線路上輕輕觸碰即可導致整
段線路的更換,若是帶電線路后果更為嚴重;而盜走桿塔上的幾塊塔材則會導致整條線
路的坍塌,甚至導致整個電網的瓦解癱瘓,后果不堪設想。
輸電線路的跳閘原可因分為4類:①由于設備本身的缺陷而引起的,故障跳閘,如金具
磨損導致掉線或斷線、接管過熱導致導線跳線燒斷等;②自然外力引起的,如雷擊、冰
雪、大風、鳥糞等;③人為外力引起的,如吊車類大型作業機械碰線、電桿拉線等設備
被人為破壞等;④不明原因引起的,據統計近幾年由外力短路、人為外力引發的故障占
全年外力破壞的71 %,由此可見這兩類原因是造成外力破壞事故的主要因素。
3、輸電線路防外力破壞措施
本地區導致輸電線路跳閘的原因中,人為外力破壞導致線路跳閘次數占了19%,僅次于
雷擊跳閘。由此可見,降低人為外力破壞跳閘率刻不容緩。加強防外力破壞措施,將大
大提高本地區的輸電線路安全運行水平。我們可以從發生的事故中總結外力破壞事故發
生的規律,不斷摸索出既具可操作性而又行之有效的防范對策。下面就近幾年來輸電線
路所采取的防外力破壞措施進行分析。
1)加強巡視、建立“黑點”檔案,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加強電力設備運行維護工作力度,嚴格按照規程規定,定期開展巡視檢查,掌握保護區
內及保護區外有可能危及線路設備安全運行的各種情況(違章建筑、挖掘、機械施工、
放風箏、種植等),發現潛在隱患,及時消除。對保護區內外有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的
地點要加大巡視力度,適當縮短巡視周期,落實責任制,必要時要派駐安全守護員。加
強電力設施保護區內外的防外力破壞“黑點”管理,統計在冊,實行動態管理,并開展
風險評估,根據風險值,按照3級控制原則調整巡視周期,分類控制:Ⅰ類“黑點”巡
視次數每周不少于1次,Ⅱ類“黑點”巡視次數2周不少于1次,Ⅲ類“黑點”巡視次數3
周不少于1次,確保電力設備安全運行。對正在進行中的可能隨時造成設備事故的重大
“黑點”隱患,應視現場情況安排專人現場駐點監護。對于需在電力設施保護區內施工
的單位,除輸電線路運行部門對其發出安全隱患整改通知書外,還要求建設單位在屬地
建設局辦理危險作業申請單,并由供電公司安監部簽署意見后方可開工,實現多層把關
、多部門監管。
2)樹立各類標志及警示牌
對于群眾活動密集的保護區,設置嚴禁警示牌,并與市政部門、園林局密切溝通,共同
管理,杜絕因人為活動造成的線路故障。
3)在電力設施基建投產前做好對線路保護區的清理工作
電力設施基建在投產前應嚴格把關。線路走廊的高稈植物應按照規定補償后清理,并簽
訂協議存檔。線路保護區內應盡量避免跨越建筑物、構筑物,線路與保護區內的建筑物
、構筑物距離應滿足運行條件,并做好相應的隔離、防護措施。輸電線路與所跨越的弱
電線路、通訊線應滿足最低弧垂時的運行距離要求。應確保基建線路零缺陷、零隱患移
交。
4)加強電力設備技防能力,做好電力設施防盜工作
增加科技含量,加強技術更新改造,加大技防投入,不斷提高電力設備自身防盜、抗破
壞能力。輸電線路鐵塔15m以下螺栓全部加裝防盜螺母,水泥桿拉線UT線夾全部加裝防
盜螺母,并要求設計人員以后在設計時即考慮器材的防盜問題。與各收購廢品店聯系,
凡遇電力器材廢品送賣者,一律報警處理。供電公司還應組立警務室,公安民警派駐,
便于打擊盜竊電力器材,破壞電力設施分子,人為的外力破壞索賠工作。
快速跳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