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新聞中心 > 高壓技術<
中試控股技術研究院魯工為您講解:輸電線路故障測試裝置(實力品牌)
ZSXL-Y輸電線路異頻參數測試系統
測量線路間互感和耦合電容(線路直阻采用專門的線路直阻儀進行測量)
輸電線路異頻參數測試系統:集成異頻測試電源、測量儀表、數學模型于一體,消除強干擾的影響,保證儀器設備的安全,能極其方便快速、準確地測量輸電線路的工頻參數。輸電線路是用變壓器將發電機發出的電能升壓后,再經斷路器等控制設備接入輸電線路來實現。結構形式,輸電線路分為架空輸電線路和電纜線路。輸電線路試驗為離線檢測和在線檢測,運用帶電作業或其他作業方式對桿塔本體、基礎、架空導地線、絕緣子、金具及接地裝置等的運行狀態進行檢測,可以對線路運行狀態及可靠性提供評估依據,對線路狀態檢修提供可靠的分析數據,對線路事故、故障的原因進行分析判斷及提前防范的作用。
參數
輸配電線路運行管理及維護方法
因此管理維護中容易出現故障,導致局部地區電力中斷,影響居民的日常用電,下面就綜合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從中總結出有效的管理措施,提高我國的用電管理水平,為以后這方面技術的發展奠定基礎。
如果在設計時不對這些影響因素加以考慮和分析,那么在日后的維護管理中肯定會面臨很多問題。因此工作人員在日常維護工作中,一定要對設備缺陷進行記錄,根據其受到破壞情況的不同,對受損情況做具體的分類,然后在后期進行審查;
將所有的安全隱患都排除掉,避免線路在運行中出現故障,造成局部的停電。
如果日常維護管理不到位,出現了長時間超負荷運行,那么就可能出現短路、線路中斷、線路起火等問題,針對這些情況,要求工作人員在日常維護中,必須加大對電力設備的檢查力度,對于發生過重大安全事故的設備,要做重點的檢查,避免故障的再次發生。
第二,線路在正常運行時,如果在日常檢查過程中,工作人員沒有嚴格按照流程操作,對線路下生長的草木沒有及時清理,對樹木沒有修整,就會出現短路甚至是跳閘故障;
第三,對于輸配電線路而言,如果線路中的線對線平行度出現問題,導致各自線路的安全距離不夠,在強電流作用下,就會出現打連火災,直接影響用戶的用電安全。
例如雷擊比較嚴重,據不完全統計,雷擊導致的線路問題占到12%,除此之外,雷雨、暴風雪也會有影響,這些自然因素是不能控制的,但是在設計中一定要安裝避雷針,除此之外,相關的配套設施也要進行配置安裝,將自然因素對線路的影響降到最低。
相關規程標準:
電力系統由發電廠(發電機、升壓變)、220-500kV高壓輸電線路、區域變電站(降壓變壓器)、35-110kV高壓配電線路(用戶、降壓變壓器)和6-10kV配電線路以及220V380V低壓配電線路組成。
其中高壓輸電線路、低壓配電線路是連接發電、供電、用電之間的橋梁,極其重要!
輸電線路工頻參數包含線路的正序電容、零序電容、正序阻抗、零序阻抗、線路間的互感電抗和耦合電容測量;
DSP數字信號處理器為內核
參考標準: DL/T 741-2010
儀器供電電源 三相,AC380V±10%,15A,50Hz (有效值)
儀器內部異頻電源特性 最大輸出電壓 三相,0~200V(有效值<±1%)
最大輸出電流 5A
輸出頻率 47.5Hz,52.5Hz (<±0.1HZ)
有功功率 功率因數在0.1~1.0時,±0.5%讀數±1個字
有功功率 47.5Hz,52.5Hz (<±0.1HZ)
最大輸出功率 三相3×3kW(9kW)
具備測量兩相線路的功能(包括直流輸電線路和電氣化鐵路牽引線路)
測量范圍 電容 0.1~30μF
阻抗 0.1~400Ω
阻抗角 0°~360°
線路長度從0.3km到400km均應能夠穩定準確測試
測量分辨率 電容 0.01μF
阻抗 0.01Ω
阻抗角 0.01°
測量準確度 電容 ≥1μF時,±1%讀數±0.01μF
<1μF時,±3%讀數±0.01μF
阻抗 ≥1Ω時,±1%讀數±0.01Ω
<1Ω時,±3%讀數±0.01Ω
阻抗角 測試條件:電流>0.1A
±0.3°(電壓>1.0V),±0.5°(電壓:0.2V~1.0V)
保護功能護功能 儀器具有過流、過壓、接地等保護功能。 儀器面板帶有三相保險,過流過壓都是通過保險保護儀器安全和操作人員安全(前提是按照高壓試驗安全操 作要求,將儀器大地端子可靠接地),不會燒壞儀器。
波形畸變率 正弦波,畸變率<2%。
絕緣性能、抗震性能 絕緣電阻(MΩ)
電源輸入端 大于10 MΩ
電流輸出端 大于10 MΩ
電壓測量端 大于10 MΩ
耐壓強度 1.5kV,1min,無擊穿飛弧;滿足長途、惡劣路面運輸,試驗室做0.5m跌落試驗后能可靠穩定測試
抗干擾參數 抗干擾電流 線路首末兩端短接接地時不小于50A。 能在儀器輸出信號與干擾信號之比為1:10的條件下穩定準確完成測試。 具有二相線路工頻參數測試的功能。
重量 主機65Kg
輸電線路異頻參數測試系統使用環境 使用環境:環境溫度:-15℃~40℃;相對濕度:≤90%
外形尺寸 550*440*585mm3
重量 61kg
通過調查發現,當前在輸配電線路運行管理中還存在很多問題,例如不同地區影響因素不同,受到天氣、氣候、地域、海拔的影響,以及經濟的快速發展,用電需求急劇增加,再加上配電范圍廣、管理人員不足,在管理中不能進行細致化、集約化的管理;
輸配電管理中面臨的問題和難點
受到地理環境的影響
在對輸配電線路進行管理和維護過程中,由于不同地區的地理環境,自然氣候不同,因此管理和維護的重點也不同。我國地域遼闊,不僅有高原、高海拔地區,同時也有酷暑、苦寒等地區,這些地方的地理環境,天氣情況都不同,直接影響輸配電管理工作。
電能供應量加大
隨著我國的改革開放,逐漸發展出了很多大中型城市,這些城市在發展中,以后后期的運行中,都依賴電源,再加上工商業的繁榮,我國對電能的需求量加大,這樣對于供電企業而言,在這方面會面臨很大的壓力。
發生故障的主觀原因
由于電力工程質量不合格,后期運行不到位,再加上整體規劃設計不合理,導致故障頻發。第一,出現短路問題,在山丘中安裝輸配電線路,如果樹木和線路之間的安全距離沒有控制好,那么二者就容易連接,經常發生短路故障;
對客觀因素的分析
一般設計輸電線路時,盡可能都遠離城市中心和農村,這些地方是野外、郊區,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會受到自然因素的影響。
《 DL/T 1119-2010 輸電線路參數測試儀通用技術條件 》
《 110千伏及以上送變電基本建設工程啟動驗收規程 》
《 DL/T 559-94 220-500kV電網繼電保護裝置運行整定規程 》
《 GB 50150 - 2016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氣設備交接試驗標準 》
1 設計方案
針對某地區110kV 輸電線路復合絕緣子安裝方式設計了4種并聯間隙方案,包括3種直線
串方案和1種耐張串方案。直線串方案一參照已有運行經驗的角形招弧角進行改動,保
留復合絕緣子原有的均壓環;直線串方案二采用環形招弧角替代原有的均壓環,招弧角
同時起均壓作用。直線串方案一和方案二都需更換改制的碗頭和球頭,直線串方案三不
必更換改制的球頭、碗頭,采用角形招弧角直接固定在絕緣子上,為增大工頻電流通流
能力,上、下電極均采用引流線。耐張串并聯間隙的安裝需利用三角連板操作孔,但不
必解開耐張串,縮減了現場安裝的工作量。
2 可見電暈和無線電干擾試驗
輸電線路安裝的各種金具,其可見電暈和無線電干擾特性是一項重要指標。對于輸電線
路用并聯間隙裝置,其設計也應滿足可見電暈和無線電干擾特性要求。直線串方案二和
方案三不采用復合絕緣子的均壓環,為驗證電極的均壓效果,本次分別對這2種型式的
并聯間隙進行了可見電暈和無線電干擾特性試驗。
2.1 試驗方法
2.1.1 可見電暈試驗
試驗時,升高電壓至用夜視儀能觀察到試品出現可見電暈,維持 5min,此電壓即為“
電暈起暈電壓”; 然后緩慢降低電壓使電暈消失,再維持5min,記下此時的電壓,即為
“電暈熄滅電壓”。上述過程重復5次,并取平均值。
2.2.2 無線電干擾電壓試驗
將試驗電壓升至規定值,然后用無線電干擾儀測試試品產生的1mHz的無線電干擾電壓(
RIV) 。
2.2 試驗結果
當工頻試驗電壓升高到100kV時( 大于規定試驗電壓(87.6kV) ) ,并聯間隙的上、下
電極仍未見可見電暈,說明并聯間隙的可見電暈性能滿足國家標準要求。在2組試驗中
,分別記錄了并聯間隙上的起暈電壓和熄滅電壓,如表1所示。
同時進行了無線電干擾特性試驗。當工頻試驗電壓升高到100kV時( 大于規定試驗電壓
(87.6kV) ,復合絕緣子用并聯間隙在1MHz下的無線電干擾電壓分別為126μV 和141μ
V,小于規定值(1mV) 。可知并聯間隙的無線電干擾性能滿足國家標準要求。
3 雷電沖擊放電電壓及伏秒特性試驗
并聯間隙裝置要保證其雷電沖擊放電發生在并聯間隙裝置上,同時又不會造成線路雷擊
跳閘率明顯升高,為此進行了雷電沖擊50%放電電壓和雷電沖擊伏秒特性試驗,以驗證
并聯間隙裝置的雷電放電性能是否滿足要求。單、雙聯絕緣子的雷電沖擊50%放電電壓
和雷電沖擊伏秒特性相差不大,故只進行雙聯絕緣子安裝并聯間隙的雷電沖擊50%放電
電壓和雷電沖擊伏秒特性試驗。絕緣子串按2種型號考慮,分別為FXBW4-110/100-
1340和 FXBW4-110/100-1240。安裝并聯間隙裝置后,復合絕緣子雷電沖擊50%放電電
壓試驗結果如表2所示。試驗過程中觀察到安裝并聯間隙后,放電路徑均在并聯間隙上
。
從表2可見,復合絕緣子安裝并聯間隙裝置后,雷電沖擊50%放電電壓均低于不安裝并聯
間隙裝置時的數值。2種型號的復合絕緣子,安裝并聯間隙裝置后雷電沖擊伏秒特性均
低于不安裝并聯間隙裝置時的數值。安裝并聯間隙裝置后,雷電沖擊 50% 放電電壓和
雷電沖擊伏秒特性降低了15%~20%。這主要是由于并聯間隙裝置減小了絕緣距離;另外
,中試控股并聯間隙端部為球頭,造成局部電場微小畸變,使放電電壓有所降低。間隙
距離與雷電沖擊50%放電電壓值之間具有較好的線性關系。各并聯間隙的雷電沖擊伏秒
特性曲線均在復合絕緣子的伏秒特性曲線之下,并聯間隙可起到在雷電過電壓下引導雷
電放電保護復合絕緣子的作用。
4 工頻電弧燃弧特性試驗
工頻電弧燃弧特性試驗是為了驗證線路絕緣子雷擊閃絡后,后續的工頻短路電流產生的
電弧是否能被引導到并聯間隙裝置上,且電弧是否能夠固定在并聯間隙裝置的端部燃燒
,使絕緣子串免于灼燒。選擇FXBW4-10/100-1240復合絕緣子,按直線串方案二和方
案三方式安裝并聯間隙進行試驗。試驗條件按110kV系統短路電流水平及繼電保護動作
時間并留有一定裕度后確定為20kA、0.12S。試驗過程和結果借助高速攝像機,電能質
量分析儀 ,結合試驗后電弧在試品(包括絕緣子、并聯間隙、金具和模擬導線)上殘留
的痕跡進行總結和分析。電弧能夠轉移到間隙電極的球頭上。在模擬導線上有電弧燒蝕
的痕跡,說明電弧在電動力的作用下向電源外側運動。試驗結果表明所設計的110kV并
聯間隙裝置滿足要求。
5 工頻大電流通流能力試驗
試驗電流設定為40kA,持續時間為0.2S。對直線串方案三進行試驗,電極和芯棒連接
處有熔焊現象,引流線導線線夾處無熔焊現象。實際110kV系統中,工頻續流一般達不
到40kA,但為保證復合絕緣子的安全運行,建議直線串方案三使用于短路電流不大于
20kA的110kV 線路上。對耐張串方案進行試驗,耐張串用招弧角和三角聯板連接處有輕
微熔焊現象,招弧角電極焊接處正常。表明耐張串用復合絕緣子并聯間隙可耐受40kA、
持續時間0.2S的工頻續流。
6 結束語
( 1) 直線串方案二、直線串方案三雖然未采用復合絕緣子的均壓環,但其可見電暈、
無線電干擾均滿足110kV輸電線路運行要求。
( 2) 安裝并聯間隙裝置后,雷電沖擊50%放電電壓和雷電沖擊伏秒特性降低了約15%~
20%,間隙距離與雷電沖擊50%放電電壓值之間具有較好的線性關系。各并聯間隙的雷電
沖擊伏秒特性曲線均在復合絕緣子的伏秒特性曲線下,并聯間隙可起到在雷電過電壓下
引導雷電放電保護復 合絕緣子的作用。
( 3) 通過大電流燃弧試驗,證明了設計的并聯間隙裝置具備轉移、疏導工頻電弧的能
力。電弧可在很短時間內轉移到間隙電極的球頭上,電弧在電動力作用下向電源外側運
動。
( 4) 大電流通流試驗表明耐張串用復合絕緣子并聯間隙可耐受40kA、持續時間0.2S的
工頻續流。
( 5) 直線串方案三的招弧角電極與絕緣子芯棒在通過40kA大電流時產生局部電弧,發
生熔焊現象,但引流線導線線夾正常。為安全起見,建議直線串方案三使用于短路電流
小于20kA的110kV線路上。下面中試控股詳細介紹輸電線路故障測距的主要方法分為三
類:阻抗法、故障錄波分析法、和行波法。
阻抗法
阻抗法建立在工頻電氣量的基礎上,通過建立電壓平衡方程,利用數值分析方法求解
得到故障點和測量點之間的電抗,由此可以推出故障的大致位置。根據所使用電氣量的
不同,阻抗法分為單端法和雙端法兩種。
上一篇:輸電線路測試裝置(實力品牌)
快速跳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