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新聞中心 > 高壓技術<
中試控股技術研究院魯工為您講解:線路參數測試裝置
ZSXL-Z 輸電線路異頻參數測試儀(高配分體)
超強的抗感應電壓能力
輸電線路異頻參數測試儀:隨著電網的發展和線路走廊用地的緊張,同桿多回架設的情況越來越普遍,輸電線路之間的耦合越來越緊密,在輸電線路工頻參數測試時干擾越來越強,嚴重影響測試的準確性和測試儀器設備的安全性
針對這一問題,我們開發了新一代輸電線路異頻參數測試系統,集成變頻測試電源、精密測量模塊、高速數字處理芯片及獨有的國家專利技術抗感應電壓電路;有效地消除強干擾的影響,保證儀器設備的安全,能極其方便、快速、準確地測量輸電線路的工頻參數。
主要技術參數
電力系統由發電廠(發電機、升壓變)、220-500kV高壓輸電線路、區域變電站(降壓變壓器)、35-110kV高壓配電線路(用戶、降壓變壓器)和6-10kV配電線路以及220V380V低壓配電線路組成。
其中高壓輸電線路、低壓配電線路是連接發電、供電、用電之間的橋梁,極其重要!
輸電線路工頻參數包含線路的正序電容、零序電容、正序阻抗、零序阻抗、線路間的互感電抗和耦合電容測量;
一體化結構,體積小、重量輕
參考標準: DL/T 741-2010
1使用條件 -20℃~50℃ RH<80%
2抗干擾原理 變頻法
3電 源 AC 220V±10% 發電機≧3KW
4電源輸出 最大輸出電壓 AC250V
電壓精度 0.5%
電流精度 0.5%
最大輸出電流 8A
輸出頻率 45Hz、55Hz
5測量范圍 電容 0.01~30μF
阻抗 0.01~400Ω
阻抗角 -180°~+180°
6測量分辨率 電容 0.0001μF
阻抗 0.0001Ω
阻抗角 0.0001°
7測量準確度 電容: ≥1μF時,±1%讀數±0.01μF;
<1μF時,±2%讀數±0.01μF;
電阻: ≥1Ω時,±1%讀數±0.01Ω;
<1Ω時,±2%讀數±0.01Ω;
阻抗角: ±0.2°(電壓>1.0V);
±0.3°(電壓:0.2V~1.0V);
8抗干擾電流 30A
9抗感應電壓 10KV
10外型尺寸 550(L)×430(W)×530(H)
11存儲器大小 200 組 支持U盤數據存儲
12重 量 60 Kg
使用說明
4.1、主菜單
確定儀器地線接入良好,再接入AC220V電源把電源開關合上,即顯示主菜單界面(如圖 4—1)。八個菜單的顯示,每一個項目都有一個獨立的顯示區域,用戶只需在相應的項目上面輕輕觸碰一下就可以輕松的進入下一級具體操作菜單,整個過簡單明了。省去了繁瑣的按鍵操作。
4.2、線路設置
首先從主界面進入線路長度設置界面(如圖4—2);整個設置項共有12個模擬按鍵,其中,右邊兩個是保存和退出按鍵,下面是0-9的數字鍵,點線路長度輸入框,然后,點需要的數字設置即可。若是輸入錯誤,重復操作,確定正確,點<保存>鍵保存退出。
4.3、項目測試
主界面(如圖 4—1)八個菜單的顯示項目一目了然,分別是阻抗測試、線路互感、電容測試、耦合電容、和參數校驗。用戶在根據接線提示正確接好儀器外部接線的情況下,只需點一下相應的項目就能進入下一級開始測試菜單(
干擾檢測完成后儀器立即啟動變頻輸出裝置;首先變頻到45Hz使輸出端快速平緩地輸出至200伏電壓或者4安培電流,整個過程儀器內部均采用實時監控的手段,保證輸出的穩定可靠。升壓或升流成功后,保持200伏電壓或4安培電流然后進行45Hz(如圖4—5和圖4—8)環境下的檢測分析;當45Hz檢測分析完成后,儀器自動變頻到55Hz,進行55Hz(如圖4—6和圖4—9)環境下的檢測分析;最后經過儀器內部中央處理器的高精度處理,得出并顯示各項測試結果及數據,測試結果(如圖4—7和圖4—10),數據是顯示測試過程的數據,就是圖4—4、圖4—5、圖4—6的數據顯示在一起,用戶可以自行
選擇查看并打印。整個測試過程的所有數據均是采取的實時檢測并顯示的方式,用戶可以很直觀的觀察監視整個測試過程發生的變化。
零序阻抗、零序電容、耦合電容和線路互感的測試過程,與正序電容和正序阻抗過程一樣,其中顯示的數據只有B相,測試完成顯示的結果與正序電容和正序阻抗一樣,具體接線請查閱參考接線。
4.4、時間設置
從主菜單上的“時間設置”小方格直接進入時間設置子菜單(如圖4—11)。如圖所示4個模擬按鍵設置分別對應加、減、保存和退出;點要修正的日期和時間,然后,點加減鍵修改。用戶調整完成后按保存鍵即可保存退出。
圖 4—11
4.5、歷史數據
※數據查詢
打開儀器從主界面下方“歷史數據”方格進入到下級操作菜單(如圖4—12),點擊第一項“數據查詢”即可進入查詢界面(如圖4—13)。從第零組到第一九十九組一共兩百組數據可供用戶查閱;分頁顯示,每一頁顯示十個測試項目,每一組顯示日期、時間和具體項目名稱,用戶能非常清楚了查閱自己想看的數據結果。在想查閱的數據一欄上面輕輕觸碰一下就能順利的進入詳細的數據結果查看,并且可以自行選擇打印。
※ U盤備份
進入“歷史數據”選項后,可以看到如圖4—12顯示界面,用戶輕輕按下“U盤備份”那一欄,即可進入U盤操作界(如圖4—14)。按照屏幕上的提示,用戶只需把U盤插入儀器面板右下方的USB插口即可出現數據傳輸的界面(如圖4—14)一共傳遞了多少組數據一目了然,非常方便。用戶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在此過程中U盤是處在高速讀寫狀態,是不允許中途拔出U盤或者儀器斷電的情況的,嚴重的話可以導致U盤燒毀。等到數據傳輸完畢,顯示器上出現“文件保存成功”的提示信息后才可以拔出U盤。
U盤數據格式是TXT。
圖4—14
4.6、參數校驗
打開儀器從主界面右下方“參數校驗”方格進入到密碼輸入菜單頁,此密碼用于送檢部門輸入,輸入正確進入下級操作菜單(如圖4—15),接上測試線,接入假負載,才可以點擊啟動,再點擊升壓或者降壓和設置頻率,就是手動調節輸出,檢驗數據的真實性。
使用客戶請勿隨便進入啟動設置,以免操作不正確損壞儀器。因此參數校驗密碼一般都不提供給使用客戶,只提供給送檢部門使用。
五 參考接線
測試開始前,將測量端的線路掛上接地線或合上地刀可靠接入大地,并將面板左上角的儀器接地端子可靠接入大地,將測試電源輸出端子IA、IB、IC連接到線路測量引下線(粗線),最后,將電壓測量端子UA、UB、UC接入線路引下線(細線)。儀器測試接線確認接好完成后,再取下接地線或分開地刀的接地,以保證設備和操作人員的安全。黃、綠、紅三色測試線盡量懸空,以免感應高壓放電擊穿測試線!
1.由電力系統絕緣配合設計出發制定交流耐壓試驗電壓標準;
2. 不少技術要求是由試驗經驗的積累, 經統計分析確定, 并經多年實踐. 逐 步修改、完善的(如介損、泄漏電流、吸收比等的技術要求)。
試驗結果的分析和判斷 《規程》著重指出,對試驗結果應進行綜合分析和判斷。也就是一般應進行 下列三步:
第一步應與歷年各次試驗結果比較;
第二步與同類型設備試驗結果比 較;
第三步對照《規程》技術要求和其他相關試驗結果,進行綜合分析,特別注 意看出缺陷發展趨勢,作出判斷。
綜合分析、判斷有時有一定復雜性和難度,而不是單純地、教條地逐項對照 技術要求(技術標準)。特別當試驗結果接近技術要求限值時(尚未超標),更應考 慮氣候條件的影響、 測量儀器可能產生的誤差以及甚至要考慮操作人員的技術素 質等因素。 綜合分析、 判斷的準確與否. 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于判斷者的工作經驗、 理論水平、分析能力和對被試設備的結構特點,采用的試驗方法、測量儀器及測 量人員的素質等的了解程度。
根據綜合分析, 一般可對設備作出判斷結論: 合格、 不合格或對設備有懷疑。 對不合格的,應及時進行檢修。為了能做到有重點地或加速處理缺陷,應根據設 備結構特點,盡量做部件的分節試驗,以進一步查明缺陷的部位或范圍。對有懷 疑或異常、一時不易確定是否合格的設備.應采用縮短試驗周期的措施,或在良 好天氣下、或在溫度較高時進行復測,來監視設備可疑缺陷的變化趨勢,或驗證 過去測量的準確性。
近十多年來國內外的進展 近十多年來我國電力設備預防性試驗工作,在試驗方法、試驗項目和試驗儀 器等方面有了不少進展。現分別舉例敘述如下:
1.基本絕緣試驗項目
傳統的基本絕緣試驗項目,如絕緣電阻、直流泄漏電流、介損、直流耐壓和 交流耐壓試驗等試驗方法基本不變,僅有少數改進:
(1)絕緣電阻試驗項目中,發現變壓器吸收比試驗不夠完善,不少新出廠或 檢修烘燥后容量較大的變壓器,絕緣電阻絕對值較高,但吸收比(R60"/R15")偏 小,疑為不合格。經研究后采用國際上廣泛采用的極化指數試驗(R600"/R60") 后,就易于作出明確判斷,因此《規程》中增列了極化指數的試驗項目。 從介質理論來分析,吸收比試驗時間短(僅 60s),復合介質中的極化過程剛 處于開始階段,遠沒有形成基本格局,尚不能全面反映絕緣的真實面貌,故吸收 比結果不夠準確;極化指數試驗時問為 600s(10min),介質極化過程雖末完成, 但已初步接近基本格局, 故能較準確地反映絕緣受潮情況。 從技術發展歷史來看, 工業發達國家從 40 年代至今都一直采用極化指數試驗,不 采用吸收比試驗。
(2)改進在電場干擾下測量設備介損時的抗干擾方法。如采用電子移相抵消 法和異頻法等新方法,且操作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另一種采用電源倒向和 自動計算的方法在干擾較大時,誤差仍較大。
(3)6—35kV 中壓橡塑絕緣電力電纜(指聚氯乙烯絕緣、交聯聚乙烯絕緣和乙 丙橡膠絕緣電纜),取消了投運后的直流耐壓試驗項目,代之以測量外護套和內 襯層的絕緣電阻。 這是因為高幅值直流電壓在宏觀上會降低橡塑電纜絕緣壽命, 不少直流耐壓 試驗合格的橡塑電纜在運行中發生擊穿事故, 這已在理論和國內外的運行實踐中 證實。但對于 35kV 及以下紙絕緣電纜,多年經驗表明,直流耐壓試驗仍是行之 有效的預防性試驗項目,能發現許多消在缺陷,故還應繼續執行。
(4)交流耐壓試驗中,對大容量試品(如 SF6 組合電器、大型發電機等)采用 工頻串聯諧振方法的日漸增多。
(5)總結數十年的經驗表明,電力變壓器的定期試驗項目首先應是油中溶解 氣體的色譜分析。絕大部分的變壓器缺陷都是從色譜分析發現的。這次修訂《規 程》時,把色譜分析列為電力變壓器的首位試驗項目。
2.大修和查明故障試驗項目 在這方面先后增加了一些試驗項目,舉例如下:
(1)35kV 固體環氧樹脂絕緣的電流互感器增做局部放電試驗;
(2)220kV 及以上電力變壓器大修后,做局部放電試驗;
(3)電力變壓器出口短路后,做變壓器繞組頻率響應試驗,以檢測繞組是否 變形;
(4)在需要時做變壓器油中含水量、油中含糠醛量和絕緣紙板聚合度試驗,后 兩項試驗的目的在于決定是否需要更換絕緣;
(5)(5)氧化鋅避雷器如果直流電壓試驗或交流阻性電流測試不合格,應做交流 工頻參考電壓試驗,以作出進一步判斷。
3.測量儀器和試驗設備的改進 這些年來國內生產的測量儀器和試驗設備有了較多的改進, 有的逐步走向數 字化、微機操作化、自動化或半自動化,提高了測量精度和工作效率,促使應用 了數十年的老儀器逐步更新換代。例如:
(1)出現了數字兆歐表,能自動計時,并能顯示吸收比值和極化指數值,兼 有自動放電功能。
(2)高壓直流電壓試驗設備更趨完善。功率和電壓等級均有提高,采用數字 式和指針式并用表計,讀數方便、準確、易于判別。
(3)出現了多種新穎的絕緣介損失角測試儀(有新式的 M 型試驗電路和測量 電壓、電流相角差的電路多種)。大多用微機控制或自動計算,數字顯示??垢?/span> 擾性能也有顯著改進,提高了測量精度和工作簡捷性,促使 QS1 高壓電橋逐步 淘汰。
(4)廣泛使用新式數字式交直流高壓分壓器,使現場能方便地直接測量高壓 側電壓,能直接顯示“交流電壓峰值/√-2”的數值或有效值。
(5)生產了多種供大容量試品交流耐壓試驗用的串聯諧振試驗裝置。
(6)測量大型電力變壓器繞組直流電阻的儀器,解決了五柱式三角繞組的測 量問題,采用微機控制,提高了穩流性能,顯著縮短了測量時間。
(7)新開發的有載分接開關特性測試儀和高壓開關測試儀,采用數字存儲電 子示波器的原理,顯示波形和測量值,并打印出來,成為成套專用儀器。
(8)國產的電力 變壓器繞組變形測試儀,性能較好。
(9) 氧化鋅避雷器自動測試儀、 變壓器變比和接線組別自動測試儀、 接觸 電阻測量儀、 絕緣油介質強度自動測試器等,都有了改進。
上一篇:輸電線路故障參數綜合測試儀
下一篇:輸配電線路測試裝置
快速跳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