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新聞中心 > 高壓技術<
中試控股技術研究院魯工為您講解:多功能綜合保護試驗裝置(中試大廠)
整機模塊化設計,進行了大量的優化設計和工藝改進,更加小型化、輕型化,易操作、易維護。
參考標準:GB/T 7261-2016,DL/T 624-2010
三相微機繼電保護測試儀:該產品用于對發電廠、變電站各種繼電保護裝置參數的整定和測試,智能化程度高,測試準確。
能模擬12路電流、電壓的調幅、移相、分相獨立變頻、多態故障模擬、疊加諧波,具有失真告警、錄波數據回放輸出等功能,是確保發電廠、變電站及線路安全運行的重要測試儀器。
測試軟件采用Windows界面,功能齊全,界面友好,能完成各種繼電保護裝置的全面測試,自動生成試驗數據庫和試驗報告,圖文并茂,使用方便,是發電廠、供電局、科研院所、相關企業等單位理想的繼電保護測試裝置。
技術參數
標準模擬量電壓電流輸出
交流電流輸出6路,每路30A / 450VA
交流電壓輸出6路,每路120V / 70VA
交流輸出精度0.1%(主量程范圍內)
直流電流輸出6路,每路±10A / 200VA
直流電壓輸出6路,每路±160V / 70VA
直流輸出精度0.2%(主量程范圍內)
相位0~360°
相位準確度<0.2°
輸出頻率0~1200Hz
頻率準確度<0.001Hz
疊加諧波0~24次諧波
開關量
數量10路開入8路開出
便攜錄波儀參數
交流電壓
測量范圍4 x 0~180Vrms
交流電流
測量范圍4 x 0~180Vrms
交流電流(霍爾)
測量范圍2 x 0~125Arms
交流電流(鉗形表)
測量范圍4 x 0~100Arms
直流電壓(大量程)
測量范圍1 x 0~+750V
直流電壓(中量程)
測量范圍1 x 0~+10V
直流電壓(小量程)
測量范圍1 x 0~+200mV
直流電流測量范圍1 x 0~+200mA
繼電保護是為保證并聯運行電力系統的穩定性、可靠性,能自動迅速而準確地將故障設備從電力系統切除,保證非故障設備的繼續運行,并防止故障設備繼續遭破壞的一種綜合多功能保護裝置,保障主設備的安全
如:發電機、變壓器、母線、電抗器、電容器等。繼電保護有過電流保護、低電壓保護、過電壓保護、功率方向保護、距離保護、差動保護、高頻(載波)等,根據試驗要求規定,繼電保護的試驗可根據運行的情況采取臨時檢修和定期檢修。
繼電保護測試儀現階段市場上以微機型繼電保護測試儀為主。
微機繼電保護測試儀分為三相微機繼電保護測試儀和六相微機繼電保護測試儀,二次回路中常見的測試項目有繼電保護、互感器、高壓開關、真空開關、電容等,針對這些設備進行繼電保護測試、互感器變比、比差角差測試、高壓開關接觸電阻及動特性測試等。
三相及六相繼電保護測試儀廣泛的適用在電力、鐵路、冶金、石油、化工、水利等行業。
1、主要特點
? 標準的4相電壓3相電流輸出 具有4相電壓3相電流輸出,可方便地進行各種組合輸出進行各種類型保護試驗。每相電壓可輸出120V,電流三并可輸出120A,第4相電壓Ux為多功能電壓項,可設為4種3U0或檢同期電壓,或任意某一電壓值的情況輸出。
? 單機操作方便 單機由方便靈活的光電軌跡球鼠標通過大屏幕液晶顯示屏進行操作,全部中文顯示。可完成現場大多數試驗檢定工作,可對各種繼電器及微機保護進行檢定,并可模擬各種復雜的瞬時性、永久性、轉換性故障進行整組試驗。開機即可使用,操作方便快捷。
? 雙操作方式,聯接電腦運行 通過Windows平臺上的全套中文操作軟件,可進行各種大型復雜及自動化程度更高的校驗工作,可方便地測試及掃描各種保護定值,可實時存貯測試數據,顯示矢量圖,繪制故障波形,聯機打印報表等。
? 軟件功能強大 可完成各種自動化程度高的大型復雜校驗工作,如三相差動試驗、廠用電快切、備自投試驗、線路保護檢同期重合閘等,能方便地測試及掃描各種保護定值,進行故障回放,實時存儲測試數據,顯示矢量圖,聯機打印報告等。
? 開關量接點豐富 10路接點輸入和8對空接點輸出。輸入接點為空接點和0~250V電位接點兼容,可智能自動識別。輸入、輸出接點可根據用戶需要擴展。
? 大屏幕TFT顯示屏 本機采用800×600點陣大屏幕TFT高分辨率真彩液晶顯示屏,全部操作過程均在顯示屏上設定,操作界面和試驗結果均漢化顯示,顯示直觀清晰。
? 自我保護 采用合理設計的散熱結構,并具有可靠完善的多種保護措施及電源軟啟動,和一定的故障自診斷及閉鎖功能。
? 具有獨立專用直流電源輸出 裝置設有一路110V 及 220V專用可調直流電源輸出。
內置高性能工控機,采用嵌入式工業系統WindowsCE.Net,其簡潔的系統內核具有穩定可靠高效的硬件實時性能,集成化、一體化,無需外接電腦即可輕松完成各種復雜的試驗功能。
還可以杜絕電腦病毒侵犯,即使誤操作刪除文件也不會破壞操作系統,保證系統安全。
獨創動態跟蹤技術,采用高性能DSP、FPGA、24位DA和高精度線性功放技術,輸出每周波1600點的高精度波形
能快速準確靈活的控制響應模擬輸出電力系統故障模型各種瞬時變化的暫態波形,使模擬量輸出全量程、從直流到1kHz都能全面保證瞬時變化特性和高精度,對超高壓繼電保護測試工作的準確性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中試控股技術博士為您解答:廣域繼電保護應用于實際時,若在整個系統內實現集中保護,由于系統規模增大造成的大量數據采集點、海量數據、傳輸距離和速度等因素,會增加廣域繼電保護實現的難度,也將增加保護配置、運行和維護的難度,保護可靠性難以得到保證。因此,還應該結合實際系統進行廣域繼電保護區域結構的確立,綜合考慮、合理利用智能電網新技術,使廣域繼電保護更有利于實際應用。雙鉗相位伏安表可以很方便地在現場測量U-U、I-I及U-I之間的相位,判別感性、容性電路及三相電壓的相序,檢測變壓器的接線組別,測試二次回路和母差保護系統
1、保證時間及數據同步
常規微機繼電保護將各個互感器的電氣量二次模擬值通過二次電纜接入保護裝置,由裝置內部唯一的系統時鐘經控制總線驅動各個通道的模數轉換器,數據采集的同步精度很高。廣域保護涉及到的保護將不局限于1 個或2 個裝置,不局限于1 個或2 個變電站,如何在較大的范圍內保持時間和數據的同步將是研究重點。變電站內現有的對時主要以GPS 時間信號作為主時鐘的外部時間基準,采用3種對時方式:脈沖對時、串口對時、編碼對時,對時精度可達到ms 級。
網絡化的變電站,采用分布式電子式互感器及合并單元的數據采集模式,數據經網絡傳送至保護等電子式設備的方式傳輸,為了實現數據采集的同步以及各保護之間信息交互與相互配合,需要一個統一精確的時鐘作為系統的時鐘源,并通過精密對時技術實現各數據采集單元時鐘、各保護裝置的時鐘的準確同步。
2、劃分區域結構
區域的劃分有利于廣域繼電保護的應用研究,對站域、小區域內廣域繼電保護應用的可行性進行分析,同時分析系統內繼電保護配置現狀、廣域測量系統配置現狀、網絡通信設備及通信技術;制訂系統內的廣域保護區域結構劃分,從電網結構冗余度、保護配置冗余度、通信冗余度等方面進行可行性研究。
參照經典變電站結構模型,在系統范圍內形成分層分布式的區域保護配置方案。使廣域繼電保護具備區域決策功能,適應具有決策功能的智能變電站建設的形勢。
可利用多代理(Multi Agent ) 技術[12 ] 實現,Agent是一種具有知識、目標和能力,并能單獨或在人的少許指導下進行推理決策的能動實體,一些A2gent 通過協作完成某些任務或達到某些目標而構成的系統。Agent 具有不同的問題求解能力,Agent之間按照約定協議進行通信和協調,使得整個系統成為一個性能優越的整體,可以解決單個Agent 難以解決的問題。
3、調整后備保護或研究應用新保護
中試控股技術博士為您解答:利用區域信息的采集,根據后備保護配置現狀,綜合考慮網絡拓撲變化造成的后備保護適應,綜合利用網絡節點開關信息、區域內保護動作信息,研究后備保護新原理,使保護應對主保護拒動、開關拒動等現象具有快速反應能力,制訂區域內各保護之間的協作機理,對區域內故障的快速隔離研究保護跳閘策略,使本地保護跳區域內開關策略具有可行性。
4、 與傳統保護的配合
智能電網建設過程及建成后,不可避免遇到傳統微機保護與數字化變電站內保護實現保護配合及協作問題,應考慮不同類型保護之間的互操作問題,包括:
(1)線路差動保護中,一側保護采用電磁式電流互感器,另一側保護采用電子式互感器,當區外發生故障時,電磁式電流互感器一端很可能發生單端飽和現象,因此,線路兩端的差動保護應具有判單端飽和和防止保護誤動的功能。
(2)原有線路差動保護數據同步的算法基于兩側都是模擬式互感器,存在兩側不同互感器類型的數據同步問題,需要進行新保護算法的研究。
5、在線調整保護定值
保護定值在復雜運行方式及復雜電網結構下可能存在定值無法整定的現象,解決方案是參照幾種典型運行方式分別進行保護定值整定,在保護裝置內部將定值存放于不同定值區,在區域主站的站控層構建保護定值專家系統庫。
當系統的運行方式發生變化時,本地保護能夠根據本地參量(開關節點信息、電氣量信息等) 判斷此時的運行方式,向區域主站發出定值是否調整的申請信息,由區域主站綜合區域內系統運行方式判斷是否調整、采用哪種典型方式定值,并向區域內需要調整定值的各個保護給予調整授權,實現在線調整。
中試控股技術博士為您解答:繼電保護裝置在電力系統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其正常工作與否將對電力系統的運行造成重大影響,如何提高繼電保護裝置的可靠性也就成為人們日益關注的重要課題。因此,有必要對電力系統“狀態檢修”進行梳理和分析,以期對今后的工作有所助益。線路工頻參數測試儀集成異頻測試電源、測量儀表、數學模型于一體,消除強干擾的影響,保證儀器設備的安全,能極其方便快速、準確地測量輸電線路的工頻參數。
一、狀態檢修概述
狀態檢修,也叫預知性維修,顧名思義就是根據設備運行狀態的好壞來確定是否對設備進行檢修。狀態檢修是根據設備的狀態而進行的預防性作業。狀態檢修首先由美國杜邦提出,以設備當前的工作狀況為檢修依據,通過狀態監測手段,診斷設備健康狀況,確定設備是否需要檢修或檢修時機。狀態檢修的目標是減少設備停運時間,提高設備可靠性和可用系數,延長設備壽命,降低運行檢修費用,改善設備運行性能,提高經濟效益。
中試控股技術博士為您解答:繼電保護裝置是指當電力系統中的電力元件(如發電機、線路等)或電力系統本身發生了故障或危及其安全運行的事件時,需要向運行值班人員及時發出警告信號,或者直接向所控制的開關發出跳閘命令,以終止這些事件發展的一種自動化措施和設備。電力設備安全是電力系統的一個永恒主題,在電網發展日益龐大,用戶對電力可靠性的要求越來越高。對傳統的繼電保護裝置來說,它不提供自檢或狀態監視的功能,因此需要嚴格執行定期檢修,以發現保護裝置潛在的缺陷或故障,減少誤動或拒動的幾率。在其元器件已選定的條件下,可靠性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檢修周期的確定。如果不管設備的狀態如何,只要到期就修,不僅加重了現場的勞動強度,而且對設備的健康、供電的可靠性和人身的安全未必有好處。狀態檢修是建立在設備狀態有效監測基礎上,根據監測和分析診斷的結果安排檢修時間和項目,主要包含設備狀態監測、設備診斷、檢修決策三個環節。狀態監測是狀態檢修的基礎,狀態監測是設備診斷的依據,檢修決策就是結合在線監測與診斷的情況,綜合設備和系統的技術應用要求確定具體的檢修計劃或策略。因此,實行狀態檢修將成為保護繼電設備的一種必然的選擇。
二、繼電保護裝置的“狀態”識別
1、重視設備初始狀態的全面了解
設備的初始狀態如何,對其今后的安全運行有著決定性的影響。設備良好的初始狀態是減少設備檢修維護工作量的關鍵,也是狀態檢修工作的關鍵環節。要注意做好設備原始記錄、設備臺帳、圖紙、技術資料及有關設備的運行、檢修、試驗數據資料的加工整理工作。因此,實現狀態檢修首先要做好設備的基礎管理工作。繼電保護設備狀態檢修實施的重要基礎就是在設備狀態特征量的采集上不能有盲區。狀態檢修不是單純的檢修環節的工作,而是設備整個生命周期中各個環節都必須予以關注的全過程的管理。需要特別關注的有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保證設備在初始時是處于健康的狀態,不應在投入運行前具有先天性的不足。狀態檢修作為一種設備檢修的決策技術,其工作的目標是確定檢修的恰當時機。另一方面,在設備運行之前,對設備就應有比較清晰的了解,掌握盡可能多的‘指紋’信息。包括設備的銘牌數據、型式試驗及特殊試驗數據、出廠試驗數據、各部件的出廠試驗數據及交接試驗數據和施工記錄等信息。
2、注重設備運行狀態數據的統計分析
要實行狀態檢修, 必須要有能描述設備狀態的準確數據。也就是說, 要有大量的有效信息用于分析與決策。設備部件在載荷和環境條件下產生的磨損、腐蝕、應力、蠕變、疲勞和老化等原因,失效造成設備損壞而停止運行。這些損壞是逐漸發展的,一般是有一定規律的,在不同狀態下,有的是物理量的變化,有的是化學量的變化,有的是電氣參數的變化,另外,還有設備的運轉時間、啟停次數、負荷的變化、越限數據與時間、環境條件等。因此要加強對繼電保護裝置歷史運行狀態的數據分析。現代數據綜合管理的概念是數據庫和分析系統的有機結合。狀態檢修數據管理的基礎是一系列的數據庫, 包括運行記錄、設計數據、檢修歷史記錄、設備狀態監測與診斷數據、機組性能分析數據等。正確完整的技術數據是狀態檢修的基礎。對繼電設備的狀態監測將有助于對設備的運行情況、缺陷故障情況、歷次檢修試驗記錄等實現有效的管理和信息共享,并為設備運行狀況的分析提供了可靠的信息基礎,將有助于合理地制定設備的檢修策略,提高保護裝置的可用率,對保證系統和設備的安全是十分重要的。
3、應用新的技術對設備進行監測和試驗
開展狀態檢修工作,大量地采用新技術是必然的。在目前在線監測技術還不夠成熟得足以滿足狀態檢修需要的情況下,只有在線數據與離線數據相結合,進行多因素地綜合分析評價,才有可能得到更準確、可信的結論。某供電局對所有的500kV及220kV主變共26臺,都安裝了加拿大YPROTEC公司生產的HYDRAN201R智能型在線式變壓器早期故障監測裝置,建立了大連電網大容量主變的早期故障監測系統,效果很好。此外,還可以充分利用成熟的離線監測裝置和技術,如紅外熱成像技術、變壓器繞組變形測試等,對設備進行測試,以便分析設備的狀態,保證設備和系統的安全。
上一篇:多功能綜保試驗裝置(中試大廠)
下一篇:自動介損測量裝置
快速跳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