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新聞中心 > 電力技術<
ZSJS-I介損測試儀
現場試驗注意事項
ZSJS-I介損測試儀時出現測試數據明顯不合理,請從以下方面查找原因:
2、接地接觸不良
接地不良會引起儀器保護或數據嚴重波動。應刮凈接地點上的油漆和銹蝕,務必保證0電阻接地!
3、直接測量CVT或末端屏蔽法測量電磁式PT
中試控股直接測量CVT的下節耦合電容會出現負介損,應改用自激法。
用末端屏蔽法測量電磁式PT時,由于受潮引起“T形網絡干擾”出現負介損,吹干下面三裙瓷套和接線端子盤即可。也可改用常規法或末端加壓法測量。
4、空氣濕度過大
空氣濕度大使介損測量值異常增大(或減小甚至為負)且不穩定,必要時可加屏蔽環。因人為加屏蔽環改變了試品電場分布,此法有爭議,可參照有關規程。
5、發電機供電
發電機供電時輸入頻率不穩定,可采用定頻50Hz模式工作。
6、測試線
由于長期使用,易造成測試線隱性斷路,或芯線和屏蔽短路,或插頭接觸不良,用戶應經常維護測試線;
測試標準電容試品時,應使用全屏蔽插頭連接,以消除附加雜散電容影響,否則不能反映出儀器精度;
自激法測量CVT時,非專用的高壓線應吊起懸空,否則對地附加雜散電容和介損會引起測量誤差。
7、工作模式選擇
接好線后請選擇正確的測量工作模式(正、反和CVT),不可選錯。特別是干擾環境下應選用變頻抗干擾模式。
8、試驗方法影響
由于介損測量受試驗方法影響較大,應區分是試驗方法誤差還是儀器誤差。出現問題時可首先檢查接線,然后檢查是否為儀器故障。
9、儀器故障
用萬用表測量一下測試線是否斷路,或芯線和屏蔽是否短路;輸入電源220V過高或過低;接地是否良好。
用正、反接線測一下標準電容器或已知容量和介損的電容試品,如果結果正確,即可判斷儀器沒有問題;
拔下所有測試導線,進行空試升壓,若不能正常工作,儀器可能有故障。
啟動CVT測量后測量低壓輸出,應出現2~5V電壓,否則儀器有故障
性能特點
1、具備CVT的自激法測試,一次接線,同時測量C1、C2的電容和tgδ。
2、具有反接線低壓屏蔽功能,在CVT母線接地情況下,對C11可進行不拆線10kV反接線介損測量。
3、具有外施電壓和外加CN的測量功能。
4、ZSJS-I介損測試儀測量準確度高,可滿足油介損測量要求,因此只需配備標準油杯,和專用測試線即可實現油介損測量。
5、采用變頻技術來消除現場50Hz工頻干擾,即使在強電磁干擾的環境下也能測得可靠的數據。
6、過流保護功能,在試品短路或擊穿時儀器不受損壞。
7、內附標準電容和高壓電源,便于現場測試,減少現場接線。
8、儀器采用大屏幕液晶顯示器,測試過程通過漢字菜單提示操作。
技術指標
(1)準確度:Cx:±(讀數×0.5%+1pF)
tgδ:±(讀數×1%+0.00040)
(2)抗干擾指標:變頻抗干擾,在200%干擾下仍能達到上述準確度
(3)電容量范圍:內施高壓: 3pF~60000pF/10kV 60pF~1μF/0.5kV
外施高壓: 3pF~1.5μF/10kV 60pF~30μF/0.5kV
分辨率: 最高0.001pF,4位有效數字
(4)tgδ范圍:不限,分辨率0.001%,電容、電感、電阻三種試品自動識別。
(5)試驗電流范圍:10μA~5A
(6)內施高壓:設定電壓范圍:0.5~10kV
最大輸出電流:200mA
升降壓方式:連續平滑調節
電壓精度:±(1.5%×讀數+10V)
電壓分辨率:1V
(7)外施高壓:正接線時最大試驗電流1A,工頻或變頻40~70Hz
反接線時最大試驗電流1A/10kV,工頻或變頻40~70Hz
(8)CVT自激發低壓輸出:輸出電壓3~50V,輸出電流3~30A
(9)測量時間:約40s,與測量方式有關
(10)輸入電源:180V~270VAC,50Hz/60Hz±1%,市電或發電機供電
(11)環境濕度:-10℃~50℃
(12)相對濕度: <90%
(13)外形尺寸:435×340×340mm2
(14)重 量:31 kg(不含線包)
ZSJS-I介損測試儀介質損耗測量的意義和方法
一.測量介質損耗角正切值tg 有何意義?
介質損耗角正切值又稱介質損耗因數或簡稱介損。測量介質損耗因數是一項靈敏度很高的試驗項目,它可以發現電力設備絕緣整體受潮、劣化變質以及小體積被試設備貫通和未貫通的局部缺陷。例如:某臺變壓器的套管,正常tg 值為0.5%,而當受潮后tg 值為3.5%,兩個數據相差7倍;而用測量絕緣電阻檢測,受潮前后的數值相差不大。
由于測量介質損耗因數對反映上述缺陷具有較高的靈敏度,所以在電工制造及電力設備交接和預防性試驗中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變壓器、發電機、斷路器等電氣設備的介損測試《規程》都作了規定。
二.當前國內介損測試儀的現狀及技術難點?
介損測試儀的技術發展很快,以前在電力系統廣泛使用的QS1西林電橋正被智能型的介損測試儀取代,新一代的介損測試儀均內置升壓設備和標準電容,并且具有操作簡單、數據準確、試驗結果讀取方便等特征。雖然目前介損測試技術發展很快,但與國際水平相比,在很多方面仍有很大差距,差距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抗干擾能力
由于介質損耗測試是一個靈敏度很高的項目,因此測試數據也極易受到外界電場的干擾,目前介損測試儀采取的抗干擾方法主要有:倒相法、移相法、異頻法等。雖然這些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下解決干擾的問題,但當外界干擾很強的情況下,仍會產生較大的偏差。
(2)反接法的測試精度問題
現場很多電力設備均已接地,因此必須使用反接法進行檢測,但反接時,影響測試數據的因素較多,往往數據會有很大偏差,特別是當被試品容量較小(如套管),高壓導線拖地測試時(有些介損測試儀所配高壓導線雖能拖地使用,但對地泄漏電流較大),會嚴重影響測試的準確度。
三.什么是“全自動反干擾源”,與其它幾種抗干擾方法相比有何特點?
所謂“全自動反干擾源”,即儀器內部有一套檢測裝置,能檢測到外界干擾信號的幅值和相位,將相關信息傳送給CPU,CPU輸出指令給“反干擾源控制裝置”,該裝置會在儀器內部產生一個和干擾信號幅值相同但相位相反的“反干擾信號”,與“干擾信號”疊加抵消,以達到抗干擾的目的。由于在整個測試過程,“反干擾源”自動產生,用戶無需干預,我們稱之為“全自動反干擾源”。
四.傳統的抗干擾方法主要有倒相法、移相法、異頻法等,其工作原理如何?
1、倒相法
將儀器工作電源正、反兩次倒相測試,將兩次測試結果進行分析處理,達到抗干擾目的,該方法在外界干擾很弱的情況下有一定的效果。
2、移相法
思路緣于“倒相法”,只是將工作電源倒相改為移相至干擾信號相位相同而達到減弱干擾影響的目的,實踐表明,在干擾強烈的情況下,數據仍然偏差較大。
3、異頻法
這是近幾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工作電源的頻率不是50Hz,即與工頻不同,這樣采樣信號為兩個不同頻率信號(測試電流和干擾電流)的疊加,通過模擬濾波器和數字濾波器對信號濾波,衰減工頻信號,以達到抗干擾的目的,實踐表明:該方法的抗干擾能力優于“倒相法”和“移相法”,但在一些特定場合下,由于干擾影響,數據仍有偏差,甚至出現負值。另外,由于其自身原理特點存在幾個方面的矛盾:
(1)頻率的選擇問題:頻率與工頻越接近,抗干擾能力越弱,但等效性越好;頻率與工頻越遠,抗干擾能力越強,但等效性越差。
(2)中試控股為了增強等效性,有的儀器使用了“雙變頻”,即可選用兩種頻率進行測試,比如40Hz和60Hz,但問題是兩種頻率測試結果不一致怎么辦?只作簡單的平均處理能與工頻等效嗎?
(3)模擬濾波器均存在相移問題,固定的相移可由計算機補償,但當溫度等條件變化引起相移特性發生變化后,就會嚴重影響介損值的測試結果。
上一篇:ZSBC-V變比測試儀
下一篇:ZSKC-II開關特性測試儀
快速跳轉